高丽参泡酒,调节中枢神经,解除疲劳,泡酒用干人参还是新鲜人参好 动物药材,一万元一斤的稀有药材,冬虫夏草,天山雪莲 吃什么去肝火见效快,夜里睡不着是肝火吗,肝火旺盛,决明子泡茶 坚持喝牛奶半年的变化,提高免疫力,提高睡眠质量,预防骨质疏松 生发小妙招,生姜治脱发法,梳头治脱发法,章光101生发液有效果吗 基层医疗服务能力,30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,慢病患者,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,平台主体责任,医药电商赛道,合规经营 健康直通车
您的位置:首页 >资讯>行业资讯

天天视讯!糖、心、肾,一起守护

2022-09-10 09:43:01 来源:光明日报 收藏

我国约有心血管疾病患者3.3亿,糖尿病患者1.3亿,慢性肾脏病患者1.3亿,这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、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。但很多人并不知道,这三大“过亿”的慢性疾病之间还会互相影响。当其中一种疾病控制不佳时,会增加其他器官和系统受损的风险,从而导致整体病情的恶化。

糖心肾病 相伴相依


(资料图片)

随着跨内分泌、心内和肾内三大学科全病程管理临床医学的发展,医务人员发现了心脏、肾脏和胰腺之间的相互联系:当患者患有其中某一种疾病时,会增加另一个或所有其他器官和系统受损的风险,从而导致整体病情的恶化。

据了解,临床中常能见到,2型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包括心力衰竭、慢性肾脏病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。数据显示:三位心衰患者中,至少有一位患有2型糖尿病;三位慢性肾脏病患者中,至少有一位患有心血管疾病;三位心衰患者中,至少有一位患有慢性肾脏病。而这三大慢病“相伴相依”,不仅大幅缩短患者生存时间,降低生活质量,还会极大增加医疗支出和社会负担。

“我国是糖尿病大国,而糖尿病最大的问题是慢性并发症。”北京医院·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内分泌科主任郭立新介绍说,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中,导致预期寿命下降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心血管疾病,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到糖尿病患者死亡的大约有75%,其次就是肾脏疾病,中国糖尿病患者中,有20%-40%有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。

“由于糖尿病并发症十分广泛,尤其是合并心肾疾病的高发,导致很多糖尿病患者结局的恶化。所以,为了控制糖尿病,继而延长糖尿病病人的寿命、改善他的临床结局,关注和改善患者的心肾结局是至关重要的。”郭立新指出。

鉴于当前在临床上,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和慢性肾病三大疾病“相伴相依”的情况已非常常见,专家为此呼吁,应把患者作为一个整体,以患者的全面健康结局为目标,制定个体化、全病程管理方案。

早期诊断 共病同治

北京医院心脏中心主任杨杰孚强调,人体是一个整体,每个系统和器官都是相互关联的,现在医院科室分得细,这有利于专科深度发展,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科间的横向协作。

杨杰孚认为,医生要建立“整体观”。例如在临床实践中,内分泌科医生需要在提醒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同时,注意心脏、脑和肾脏的保护,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。同样,由于很多高血压患者不清楚高血压对器官的危害,导致高血压服药率很低,控制率更低。心内科医生也一定要提醒患者降压不仅是为了心脏好,更是为了全身好,如果血压不能降下来,最终就可能导致肾衰和脑梗等并发症。患者虽然到不同专科就诊,但无论哪一科的专科医生,一定要告知患者疾病可能引起的全身性损伤,尤其是对最重要的三个器官心脏、脑和肾脏的危害,这样才能引起患者的重视。

“当医生诊断这三个疾病当中的任何一个疾病时,要想到另外两个疾病的可能。而且,应该把它定义为共患疾病,一种疾病一旦控制不好,会导致另外两种疾病的发生或恶化,它们之间互为恶性循环的因果关系。”郭立新提出,早期的诊断应始终秉承“共病同治”的原则,在发生一种疾病时,对其他疾病也进行早期筛查,进而进行早期干预,在治疗的同时也要统筹兼顾,要进行多器官保护的治疗。这种多种危险因素的联合干预,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。

郭立新说,为了帮助患者获得心肾等靶器官保护最大化,国内外权威的糖尿病指南已发生了根本改变,不再单纯将降血糖作为首要追求的目标,而是把心血管和肾脏的获益、规范救治危及患者生命的重要并发症推向治疗目标的前列。

重心前移 重心下移

“正是因为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病、糖尿病关系密切,所以需要联防联控。”杨杰孚表示,通过早期干预高血糖、高血压、高血脂等危险因素,可以延缓心脏、肾脏和脑的问题。但遗憾的是,现在我国在预防方面仍有不足,这也是为什么心血管疾病还没有出现拐点的重要原因。

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陈楠强调,肾脏是个沉默的器官,出现功能损害往往无声无息,而当糖尿病并发肾脏病时,治疗难度会大幅增加,所以早期要特别注意微量蛋白尿、血压和肾功能的监测。一旦出现问题,在疾病早期就能使用简单、有效的治疗手段,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。反之,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显性蛋白尿,如果不控制,过个两三年,这个患者很可能就肾功能受累了。

陈楠提出,对于三大疾病的早期干预、综合管理,首先提倡重心前移,即在疾病早期就开始筛查、防治,同时提倡重心下移,即充分发挥社区和二级医院的作用,做好慢病人群的综合管理。这就需要临床医生、社会各界,包括患者、家庭、大众共同提高意识,尽早进行筛查,综合控制多重危险因素,真正做到防治并重。

专家提醒,有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病的患者,要坚持定期体检,早期进行器官损害并发症相关的筛查,如每年定期检查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;通过心电图、心脏超声、生物标志物等对心血管风险进行筛查;还有肾功能筛查,并关注营养、酸碱平衡和包括钾、钠、氯、钙、磷在内的电解质代谢平衡;内分泌、心血管和肾脏方面都要注意做微量蛋白尿筛查,可以帮助患者早期发现肾脏疾病。

杨杰孚表示,治疗方面,在选择心血管疾病治疗药物的问题上,尤其是对心衰的病人,也应特别关注对肾脏的影响。在选择射血分数降低的心衰治疗药物时,不仅要考虑对心功能的改善,还要考虑对肾脏的保护作用,还应尽量选择能同时改善血糖的药物。

此外,在日常生活中,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病患者也要做到少糖、少盐,低脂健康饮食,不吸烟,适量运动,按时足量服药。在控制血压、心率、血脂、血糖的同时,保持良好心态。(记者 田雅婷)

关键词:

相关的文章>>

标签:
我国约有心血管疾病患者3 3亿,糖尿病患者1 3亿,慢性肾脏病患者1 3亿,这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、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[ 查看全文 ]
标签:央视新闻
【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】9月9日0到24时,四川新增本土确诊病例86例:外省返川点对点集中全程闭环转运人员1例,成都36例,阿坝8例,宜宾7例,[ 查看全文 ]
半年至一年,甚至更久。因为柿饼富含糖分,水分含量很少,本身就比较耐储藏,若是放置冰箱保存,保存时间就更长了,一般可以保存半年以...[ 查看全文 ]
1、罗田甜柿罗田甜柿是自然脱涩的甜柿品种,秋天成熟后,不需加工,可直接食用。其特点是个大色艳,身圆底方,皮薄肉厚,甜脆可口。2、...[ 查看全文 ]
初冬时节柿满枝头,糖尿病患者能吃柿子吗?秋季黄灿灿的柿子挂满枝头,总能勾起人们的食欲。柿子除了营养丰富外,还有很好的食疗价值:...[ 查看全文 ]
柿子含糖量不高不低。柿子的含糖量大约在14%-16%,属于中含糖量水果。一般把水果的含糖量分成三类,含糖量在10%以下的称为低含量水果,含糖量[ 查看全文 ]
柿子的含糖量属于中等含量的水果,含糖量大约在14%-16%,一般把水果的含糖量分成三等,按含糖量的多少分为低含糖量水果,大约在10%左右,中含[ 查看全文 ]
标签:
点击下方图片进入【生活宝典】专题,获取更多精彩科普↓↓↓[ 查看全文 ]
标签:
自2020年6月以来,巴西布坦坦研究所与中国科兴公司开展了包括新冠疫苗Ⅲ期临床试验在内的多项临床研究。2021年年初,科兴公司生产的克尔来福新[ 查看全文 ]
标签:
中秋佳节,家人团圆、走亲访友、赏月饮酒、分享月饼……但在欢度节日时,饮食油腻、无节制饮酒、熬夜玩乐等都容易伤害肝脏。近日,人民...[ 查看全文 ]
薏米可以治疗身体的湿痹,有利于肠胃健康。经常食用的话,会觉得身轻益气。将薏米、红豆熬制成粥,意在使其有效成分充分被人体吸收,同...[ 查看全文 ]
其实你少掉的三斤,就是拉肚子去掉的水分,排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不是你拉几次肚子就能去掉的,而你拉肚子的原因是因为红豆薏仁是凉性...[ 查看全文 ]
红豆薏米茶可以泡3次,红豆薏米茶富含维生素、胡萝卜素、蛋白质、磷元素等成分,冲泡时第一泡的营养价值较高,浸出物总量约为50~55%,而接下来[ 查看全文 ]
是可以喝的,红豆薏米水是能够起到祛湿的作用,但要注意不要过度的喝,如果一次喝的太多。也是会对肠胃造成一定负担,坐月子期间也要注...[ 查看全文 ]
目前社会上属湿气的东西很多,抖音上各种各样的食疗方法,可能您看到的就是祛湿薏米红豆茶。为什么他会这么泛滥呢?第一是因为他确实具...[ 查看全文 ]
【来源:健康山东】2022年9月9日0时至24时,全省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3例,其中青岛12例,系集中隔离点检出6例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检出6例;济[ 查看全文 ]
2020年什么时候立秋?立秋后天气怎样?先把问题答案告诉如下,这是科学数据:2020年的立秋精确时间,是新历8月7日也就是农历6月18号的早上09点[ 查看全文 ]
标签:
2121年成都常年入秋时间是9月12日,每年立秋是8月7日。民间有早立秋凉飕飕,晚立秋热死牛的说法,说的是立秋时间在上午天气就凉快,立秋时间在[ 查看全文 ]

热门搜索:

春季养生 健康问答 资讯

资讯

更多
  • 全球速读:柿饼放...

  • 全球热资讯!柿子...

  • 世界新资讯:初冬...

  • 天天热议:脆柿子含...

  • 热点评!黄柿子含...

  • 天天要闻:每天坚...

图说健康

更多

体育健身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