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血管病,不良生活方式,心血管健康,从娃娃抓起 产前检查,数据显示,西南地区 手足口病,疱疹性咽峡炎,新闻记者 北京协和医学院,医学教育,中心主任 央视新闻,北京时间,统计数据 穴位贴敷,一年一度,对于一些 工作效率,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,嘉兴市第一医院 梅雨季节,气候变化,谈天说地 心理健康,城市社区,社会和谐
您的位置:首页 >资讯>行业观察

心血管病多是不良生活方式“埋雷” 心血管健康应从“娃娃”抓起

2022-06-21 09:44:28 来源:光明日报 收藏

孩童时期,本是欢脱岁月。但是,因为“管不住嘴、迈不开腿”等诸多不良生活惯“作怪”,我们身边的“小胖墩”越来越多,其中有些孩子,甚至患上了原本成年人“专属”的心血管相关疾病,令人担忧。

中日友好医院心脏血管外科主任叶志东、首都儿科研究所心血管内科主任石琳等多位专家指出,高血压、血脂异常、糖尿病,以及肥胖、吸、缺乏体力活动、不健康饮食惯等是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且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,他们呼吁,心血管健康从“娃娃”抓起。

血管有多强 生命有多长

一提起血管健康,公众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心脏和脑血管。但在叶志东看来,全身的血管都很重要,因为全身的血管和整个人的健康密切相关。

叶志东举例说,供应心脏的血管狭窄了叫冠心病,供应脑部的血管狭窄了叫脑血管疾病,事实上,人体的其他部位血管都有狭窄的可能。一旦狭窄率在50%以上,血流动力学改变,血管及组织器官就有缺血改变。但在临床上,一般是以70%为标准,此时病人会有明显表现——如果心脏血管出现狭窄,病人会有心绞痛;颈动脉发生狭窄会出现半身肢体无力、言语障碍等表现;下肢出现狭窄会走路无力,专业术语叫间歇跛行等。

2019年,我国出台了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—2030年)》,明确指出,心脑血管疾病具有高患病率、高致残率、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,带来了沉重的社会及经济负担。另据统计,全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.7亿、脑卒中患者1300万、冠心病患者1100万。

“对危险因素采取干预措施,不仅能够预防或推迟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,而且能够和药物治疗协同作用,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复发。”叶志东指出,血管健康和人的生命息息相关,血管有多强,生命有多长。

血管健康告急 多是不良生活方式“埋雷”

12岁的小华,身高1.77米,但体重却有100公斤。因为头疼频频发作,妈妈李女士带着他来到首都儿科研究所心血管内科就诊。检查结果显示:原发高血压2级,同时伴有脂肪肝,甚至肾脏损害、高尿酸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。

这么小的年龄为何会得高血压呢?原来,小华父母的工作都很繁忙。疫情期间,小华居家学,妈妈会把早餐、午餐一起做好,同时再留一些零食在家。渐渐地,小华的生活惯有了一些变化:吃完饭就犯困睡觉、总嫌饭菜没味道还喜欢把汤汁倒进米饭里,3个月居然长了六七十斤。

年来,孩子们的营养摄入日益丰富。加之疫情防控期间,很多孩子宅在家里,吃得多动得少,问题也来了。”石琳指出,现在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感受,高血压患儿增多了,孩子们大都是“体形偏胖挺着个大肚腩”“总觉得头晕头疼”“食欲旺盛,红烧肉、炸鸡腿是最大的爱好”“状态懒散,喜欢躺着不想动”,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为血管“埋雷”了。

高盐、高糖、高脂等不健康饮食是引起肥胖、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代谢疾病的危险因素。叶志东表示,世界卫生组织总结全球的研究发现,在影响个人健康与寿命的四大因素中,生物学遗传因素仅占15%,生活方式与行为却占到了60%。如果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,可以预防80%的心脑血管病。

石琳提醒家长,如果孩子出现头晕、头疼、短时间内长胖、情绪比较烦躁的症状,家长一定要及时带孩子来医院检查测量血压,特别是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家庭,需要特别留意。

我国18岁以上居民血脂异常达40.4%且呈上升趋势

2017年,我国首次发布的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(CHI)引起了社会关注。这项指数由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,是一项反映我国人群心血管健康的综合指数,能够简单、直观地评估中国人群心血管健康状况。

随着健康中国建设的推进,国民的健康素养日益提升,2021版CHI也显示,共有14个省市在全国CHI水线上,其中上海市、北京市、浙江省、福建省、江苏省、天津市位列前六名。大部分省份的CHI分数均有较多提升,但诸多因素导致的心血管健康问题并非短时间造成的。

石琳以肥胖为例强调,肥胖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疾病,会引发高血压、血脂异常、冠心病等一列健康问题。她援引《中国居民肥胖防治专家共识》的数据指出,超重和肥胖是慢病的主要风险因素。当前,我国一半以上的成年人和约20%的学龄儿童超重或肥胖,在部分城市中,儿童、青少年超重、肥胖率已达40%。在过去20年中,我国超重率、肥胖率,以及相关慢病的患病率迅速攀升。

这份由中国营养学会、中华预防医学会于2022年发布的共识还指出,据最新研究预测,至2030年,我国18岁及以上的成人超重、肥胖合并患病率将达到65.3%,学龄儿童及青少年(7-17岁)将达到31.8%,学龄前儿童(≤6岁)将达到15.6%。

叶志东多年从事心血管临床工作,时门诊面对的也多为中老年患者,但他强调,除了先天血管方面的问题,许多成年人患病是从青少年累积而成的。目前,很多孩子体重超重,由此引发儿童高血压。《健康中国行动(2019—2030年)》指出,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5.2%,血脂异常达到40.4%,均呈现上升趋势。

如果少年儿童时期,养成了摄入营养过量而缺乏锻炼的生活惯,就可能得肥胖及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病,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就会增大。叶志东提醒:“如果有心血管疾病家族史,比如你的父母、爷爷奶奶、兄弟姐妹中有在55岁以前就发生过明确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家庭,家长对孩子的心血管健康要特别在意。”此外,青少年如果主动吸或者被动吸入二手,容易引起动脉硬化。

预防心血管疾病 从养成良好生活惯开始

2022年4月26日,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转发的一篇刊发在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》的文章指出,根据对4万人长达35年的随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,孩童时期(3-19岁)如果体重指数、血压、胆固醇、甘油三酯偏高或者有吸惯,那么,成年后(尤其是40岁之前)则有致死或非致死心血管风险。研究者们表示,心血管病的预防确实应该“从小抓起”,从养成好的生活惯做起。

生活在北京东城区的10岁男孩小明,身高1.60米,体重已经达到75公斤,挺着一个和年龄不相符的小肚腩,不爱参加运动,体育成绩也不行。小明妈妈打心眼里着急,想让孩子吃得素一些但又担心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缺乏营养。

小明妈妈的想法代表了很多妈妈的焦虑。在门诊中,石琳经常会遇到患儿父母无可奈何的样子,“孩子胃口好不愿意锻炼,怎么办呢?”面对这种情况,石琳的办法是:先给予鼓励,树立目标;再针对自家孩子的身体情况和格,制定个化的方法,培养起好的生活惯;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,要多陪伴孩子。很多家长把减肥这个事情都压在孩子身上,这肯定不行。最理想的状态,是陪着孩子一块做些趣味运动。

石琳结合门诊经验给家长们出招儿,比如制定表格,记录每天的饮食、锻炼、体重、血压值等,完成目标就贴上一朵小红花;隔半个月就让孩子给医生发几张照片,请医生给出专业判断来鼓励孩子;遇到执行困难的时候,不要随意指责孩子。

对于超重、肥胖的孩子,叶志东还建议,要减少能量摄入,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,适当选择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瘦肉、鱼、蛋白和豆类食物。避免吃油腻食物和油炸食品,少吃零食和甜食,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。进食有规律,不要漏餐,不暴饮暴食,七八分饱即可。

“慢病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,虽然有困难,但做好了,却会让孩子受益一生。”石琳说,家长要有信心,如果只是轻中度的血压升高,不合并有心脏、肾脏、眼底等器官损害,及时通过生活方式干预,完全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效果。

关键词: 心血管病 不良生活方式 心血管健康 从娃娃抓起

相关的文章>>

孩童时期,本是欢脱岁月。但是,因为管不住嘴、迈不开腿等诸多不良生活习惯作怪,我们身边的小胖墩越来越多,其中有些孩子,甚至患上了...[ 查看全文 ]
你是否正经历这样的困扰,洗完头后清爽不了一天,很快油头就又如期而至,尤其夏天,头发油得更快,别人以为你一个月没洗头,其实你可能...[ 查看全文 ]
儿童口呼吸若由疾病引起,是不会被贴在嘴上的胶布所治愈的。而且对于因疾病导致呼吸不畅的儿童来说,使用封口神器只会雪上加霜,导致其...[ 查看全文 ]
6月19日,37岁的昆明市民马代伟来到昆明市红塔集团体育中心,在减重·云之南健康行系列公益活动上咨询减肥的问题。自从21岁开始,他渐渐...[ 查看全文 ]
人民网北京6月21日电(记者乔业琼)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个节气,也是夏季第四个节气。“至者,极也”,经过立夏、小满、芒种的不断蓄...[ 查看全文 ]
标签:
时下,“直角肩”大受追捧,网络上“练出直角肩”的教程更是数不胜数。但直角肩真如你想象中那么“美”吗?就此人民网记者采访了四川省...[ 查看全文 ]
标签:个人信息
置身移动互联时代,人们在享受智能设备带来便利的同时,也在一些场景中面临个人信息泄露风险。随着时间推移,这样的风险日益呈现出新的...[ 查看全文 ]
标签:
科技日报北京6月20日电(实习记者张佳欣)是什么让血管生长?最近,科学家在破解血管生成机制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:据发表在《自然·代...[ 查看全文 ]
标签:
近日,国家医保局发布公告,就《2022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、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工作方案》)及相关文件向社[ 查看全文 ]
【来源:中国新闻网】原标题:专家建言构建妇幼健康数字化体系:打通偏远地区产检“最后一公里”产前检查是女性孕期不可缺漏的重要环节...[ 查看全文 ]
【来源:红星新闻】红星新闻记者从成都市疾控中心获悉,目前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,手足口病、疱疹性咽峡炎病例增多,为帮助家长们做...[ 查看全文 ]
【来源:中国网】中国网6月20日讯(记者张艳玲)高考结束了,考生们接下来将面临高考志愿填报问题。对于想报考医学的考生们,报考前,要...[ 查看全文 ]
【来源:央视新闻客户端】根据世卫组织最新实时统计数据,截至欧洲中部夏令时间6月20日17时40分(北京时间6月20日23时40分),全球累计新冠肺[ 查看全文 ]
【来源:温州网】温州网讯“冬病夏治”三伏贴堪称一年一度的养生大戏。6月20日开始,温州市中医院开启2022年冬病夏治预约,市民朋友可通...[ 查看全文 ]
发烧是很多人都出现过的症状,大家也比较熟悉,身体开始发烧后一定不能忽视,导致发烧的原因有很多,新冠疾病也会引起发烧,发烧后患者...[ 查看全文 ]
花茶一直都是女性喜爱的饮品,在这里面玫瑰花茶较为常见,它不但看起来美观,本身的营养价值也很高,大家知道喝玫瑰花茶的好处有什么吗?...[ 查看全文 ]
人们上了年纪后可能会患上三高,高血糖就是三高的一种,如果没有控制好,就会发展成糖尿病,有高血糖后要怎么降低呢?导致高血糖的原因有...[ 查看全文 ]
黑眼圈是很多人都存在的一个皮肤症状,虽然不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影响,但是会影响到人们的外貌,女性需要用化妆品才能遮住它,有黑眼圈要...[ 查看全文 ]
夏天气温比较高,一些人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到户外活动,如果没有做好措施很有可能会中暑,夏天中暑后会有很多不适的症状,也会影响到正...[ 查看全文 ]
分娩后第1天~第7天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。初乳分泌量特别少,但非常珍贵。[ 查看全文 ]

热门搜索:

春季养生 健康问答 资讯

资讯

更多
  • 今日热议:发烧怎...

  • 关注:玫瑰花茶的...

  • 天天资讯:高血糖...

  • 每日热闻!黑眼圈怎...

  • 最新资讯:中暑怎...

  • 食品添加剂的危害...

图说健康

更多

体育健身

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