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般疾病在于调。近日,由我市国家级中医师承导师胡春申教授历时10年主编的新著《调病论》,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。该书阐述的调病理论让人耳目一新。
本书共有6章,以《胡春申医路》开篇,介绍作者富有传奇色彩的医武结合和医养结合的特殊从医历程,引人入胜。第一章总论,介绍调病论产生的文化背景和主要内容。中华文化,主要由儒、道、佛为主干组成。所谓“以佛治心,以道治身,以儒治世”。
作者引经据典,论述“儒家贵和”、“道家贵和”、“佛家讲究因缘和合”,诸子百家,对调和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共同认识。从第二章开始,作者理论联系实际,从中医临床、养生、西医临床、现代健康、人工智能等各个方面,论述了调病学说的内容和运用。
第二章讲述调病贯穿于中医之中,从调阴阳、调表里、调寒热、调虚实、调五行、调营卫、调气血、调升降、调肝脾、调心肾、调脾胃,调和肠胃、和解少阳等各个方面,把中医调病的丰富多彩,娓娓道来。
第三章讲述调病蕴含于养生之内,以数十年的亲身实践和理论探讨,介绍了养生的三调,奉献了调丹田、调周天、调刚柔等濒于失传的珍贵资料。
第四章讲述调病应用于西医临床,首倡调免疫、调血脂、调血压、调血糖、调酸碱失衡、调内分泌,发前人所未发;并对调病在肿瘤防治与新冠肺炎防治中的应用,进行了探讨。
第五章讲述调病体现于现代健康,论述了调病论与现代健康观念的高度切合。
第六章讲述调病论与中医人工智能,分析了中医智能化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及调病论的启示,并对调病学说在医学创新中的作用进行了展望。
为什么要著作《调病论》呢?胡春申教授告诉记者,因为调和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,调病贯穿于临床诊疗的始终。调,贯穿在中医治未病、保健强身、防治疾病和益智延年的各个环节,中医养生和防病治病的过程,实质上就是“调”的过程。然而,在古今汗牛充栋的医学著作中,迄今没有“调病”一词。中医亟需继承总结,发扬提高。
为此,他明确提出“调病”这一概念,以期对中医防病治病普遍规律作出升华凝炼和深刻揭示。健康与疾病,实质上就是协调与失调。千般疾病在于调!故书名以“调病”冠之。
胡春申表示,中华文化的复兴,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。中医面临同样的问题,不仅要看它在历史上发挥的作用,还要看它能否解决当今与未来人类面临的疾病和健康问题。调病论,正是对中医理论与实践传承创新的探索。
【来源:泸州日报】
相关的文章>>
热门搜索:
资讯
更多图说健康
更多草木知春不久归,百般红紫斗芳菲。你知道吗,姹紫嫣红的花朵中...
每年三四月份,厦门进入春季,此时潮湿多雨,气温回升,发霉食...
青春痘的学名叫痤疮,研究发现超过95%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痤疮。...
一提到肩背疼痛,很多人就以为是肩周炎,但其实这或许还与恶性...
吃饭时不小心咬到了自己的舌头,相信不少人有过这样的经历。...
每年的3月21日被设为世界睡眠日。3月18日发布的《中国睡眠研究...
常见疾病
更多体育健身
更多从3月31日召开的2022年河北省体育工作会议上获悉,今年,河北将...
数据显示,自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至2021年10月,全体国民参与过...
1、说到有必要去健身房健身吗这个问题,相信很多人都会持不同的...
近日,中办国办印发意见,提出要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,构...
传统观念认为,春季是孩子长高的黄金季节,随处可见家长带孩子...
正确的拉伸锻炼,可以提升柔韧性,使关节韧带保持良好的活动度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