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
在红房子医院里,有这样一群老专家,他们行医一生,仁心不改,历经岁月而光芒更盛。他们虽然离开了上海,但依旧传承红房子精神,用精湛的技术、高尚的医德、毕生的心血造福全国的女性。
现年90多岁的卞度宏教授,就是早期上海红房子医院培养出来的,如今在西南地区声名远播的妇产科专家。
在战火中长大,抗战胜利后赴沪学医
卞度宏1928年出生于长沙市郊,10岁的时候,日军火烧长沙,全城尽毁,卞度宏只得到乡下避乱,从小学到高中,他先后辗转了好几所相距甚远的学校”流浪学习”,直到抗战胜利后的第二年,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上海医学院医学系6年制本科,赴沪读书。
上海医学院师资雄厚,治学严谨,学术氛围浓厚,在这里卞度宏学到了系统的医学知识,打下了扎实的医学基础。
毕业后的卞度宏被分配到红房子医院工作。当时国内妇产科学奠基人之一的王淑贞教授任院长,对院内医师要求严格,但不吝赞赏,给具有创新钻研与奉献精神的卞度宏诸多鼓励和表扬。卞度宏除了做好治病救人的本职工作,还积极发表医学论述、翻译国外医学文章,参与过部队救援,还获得了军功。1956年,他被授予上海市百名先进卫生工作者之一。
远赴重庆,用一生支援西部医学发展
上世纪50年代,由于祖国东西部医学事业发展不平衡,偏远的西部更需要各方面人才。1956年,卞度宏和妻子喜结连理,1957年,卞度宏就响应国家号召,离开红房子医院,告别条件优渥的上海和温馨的小家,乘坐了11天的轮船,溯江而上,来到重庆,支持重庆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的妇产科建设。
而这一去,就是一生的坚守。
初到重庆,周围都是农田,条件十分艰苦,院址都是借来的,但是大家干劲冲天,积极建设新大楼,完善各科室。
卞度宏1957年到重庆工作,直到1999年退休,多年从事妇科肿瘤、妇科尿瘘、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计划生育等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,是西南地区有名的妇产科专家,更是老百姓眼里医德高尚的医者。除了治病救人,他还主持过重大医疗鉴定若干起,在国内外发表医学专业论文百余篇,屡获科技奖,参与多版医学教材编审工作。
就这样,卞度宏数十年如一日与同事们一起艰苦奋斗,医教研全面开花,树立了医院权威,将重庆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建设成了西南地区首屈一指的医疗机构,百姓有口皆碑。
以人为本,打破教条主义
作为医生,卞度宏传承了红房子医院“病人第一”的指导思想,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,坚持以人为本,能不开刀的就不开刀,能够用最便宜的药治好的,就用最便宜的药,为了多给一个病人看病,他每次出诊都尽量少喝水,以免频繁上厕所耽误看门诊的时间。
曾有一位被5家权威医学院诊断为外阴肉瘤的30岁患者,需要实行外阴切除术,邀请卞度宏主刀。当他了解到该患者有练习自行车的经历,仔细检查、认真评估分析后,提出外阴肿块不是肉瘤,而是局部反复摩擦导致的组织增生,根本不需要进行外阴切除手术,建议把治疗方案改为密切随访。但是,大家对此诊断将信将疑。
直到一个月后患者外阴上的肿块真的消失了,大家才相信他的诊断无误。患者也因此避免了残酷的致畸手术,如获大赦,专程来感谢卞度宏。
桃李满天下,耄耋洒余晖
作为导师,卞度宏与时俱进,毫无保留地传授医学知识。教授理论时,讲过多次的题目他会及时更新内容,补充新观点。教学查房时,他不光听汇报,还会亲自询问病史、亲自为病人做检查以取得第一手资料。实操指导时,他自己充当第一助手,协助下面的医师尽快熟悉技术,提高医师的独立操作能力。
在他60多年的职业生涯里,培养了大量的优秀学生,很多都已成为各医院的医疗骨干,可谓“桃李满天下,各个是良才”。
而他自己,始终秉持着红房子医院为民治病的高尚医德医风,从未忘记医者初心和红房子精神。
离开大都市,扎根西南,卞度宏将一生奉献给妇产科事业,他守护了一方女性的健康,也守住了无数家庭的幸福。
“卞度宏退休后被返聘
如今九十多岁的高龄
依旧将守护妇女健康视为终身事业
他迈着健朗的步伐
坚持为慕名求医的患者看门诊
以老骥伏枥的精神
继续在岗位上发挥光和热
审核:昕亚
【来源:医师报】
与《90岁还坚持出诊,他把一生奉献给了大西南的医学事业》相关的文章>>
热门搜索:
日常保健
更多图说健康
更多十人九胃病,46岁的郭先生因为慢性胃炎,严重影响了生活,甚至...
全国爱耳日将至,记者从医院相关科室了解到,突发性耳聋的年轻...
流感病毒在冬季肆虐,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春秋季苦不堪言,会呼吸...
春节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,冰箱里囤积的年货也差不多吃得一干二...
常见疾病
更多体育健身
更多